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2025/11/19     浏览次数: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技术原理示意图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原理

  利用荧光素酶与底物结合发生化学发光反应的特性,把感兴趣的基因转录的调控元件克隆在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上/下游,构建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然后转染细胞,适当刺激或处理后裂解细胞,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通过荧光素酶活性的高低判断刺激前后或不同刺激对感兴趣的调控元件的影响,常应用于miRNA靶基因验证及启动子转录活性调控等方向研究。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流程

  ①构建表达载体:目的基因克隆或目的基因合成;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骨架载体并纯化;目的基因插入骨架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
  ②转化表达菌株:将目的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株;
  ③制备目的蛋白: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并提取目的蛋白;
  ④GST-pull down实验;
  ⑤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
  ⑥拍照记录实验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常规质粒pGL3-Basic (Promega)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展示


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阳性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技术服务范畴:验证转录因子与启动子区域、miRNA与UTR端或LncRNA的结合。
  技术服务优势:
  ①团队经验丰富;
  ②交付周期短,提供原始图片,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155-5696-9382
浏览手机站
微信二维码
公众号